欢迎来到南昌工程学院招生信息网!
招生热线:0791-88126666 |
微信二维码
信息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2025)
2025-05-20 11:37  

  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软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6个教研室和计算机基础、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等4个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用房76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3400多万元。建有21个校外、4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和电子工程实验中心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智慧水利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水利大数据智能处理与预警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市水信息智能感知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大数据与计算智能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师资力量

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师资队伍提质扩容工程。形成了一支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层次分明、梯度合理、结构科学、具有竞争力的教育教学师资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名、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2名、江西省高校金牌教师1名、宝钢优秀教师奖1名、江西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1个。

坚持“引培并举”。扩大高层次人才总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现有专任教师96人,其中教授21(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37人,博士3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3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西省“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人选、“双千计划”人选等省级人才20余人次,其中省级C类人才2名。1名教师同时入选2024年(第七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4) “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与“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所获荣誉

学院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厚德笃行、博学致远”的院训和“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教育理念,锐意改革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先后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标杆院系等荣誉称号,荣获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2名、江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及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入选江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四星级本科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省级一流线下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获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获评为省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入选第一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入选江西省高校教学团队。信号处理课程群、人工智能课程群教学团队入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近年来,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1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70余部,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表彰奖励30余项。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综合素质能力,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素质拓展活动。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300余人次、省级奖励1000余人次。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名、全国百佳心理委员1名、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1名、江西省最美大学生提名奖1名、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江西赛区总决赛一等奖1名。荣获全省高校大学生暑期文明实践志愿行动“优秀志愿服务团队”1个、“优秀指导教师”1名,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个、“优秀个人”1名。

  就业升学

学院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后去向主要有:继续深造,部分学生考取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如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公安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国家电网、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铁各集团公司等国有企业及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天珑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

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计算机领域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等课程。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水利、电力、银行、证券、保险、工商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产品的试验与维护、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教育行业的计算机、通信、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与实验室工作;科研与设计院所从事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科研工作。

2、通信工程 (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地方经济培养适应现代通信技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能够解决信息通信领域的一线工程技术问题,满足在通信技术产业从事规划、设计、开发、维护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模拟电子技术A、数字电子技术A、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工作。具体岗位有:通信技术工程师、电信运营商工作人员、移动通信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手机软件硬件开发工程师、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等。

3、电子信息工程 (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江西省四星级本科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通信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

核心课程:模拟电子技术A、数字电子技术A、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课程。

就业方向:通信、航空、水利、电力、交通、医疗等各领域部门电子信息处理和办公自动化工作;现代电子通信系统及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科研工作;电子产品及系统的试验、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教育行业的电子、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与实验工作。

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应用技术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在信息技术产业从事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及系统设计、开发运维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NoSql数据库、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Python程序设计、分布式计算技术、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党政机关、水利、电力、银行、证券、保险、工商、税务、交通、医疗、信息等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分析、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从事大数据技术产品的运行与维护、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研究所、设计院或高校从事大数据系统的分析、设计、研发和科研工作。



上一条:工商管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2025)
下一条:电气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2025)
关闭窗口
报考指南 更多>>
地址:中国江西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 邮编:zjb@nit.edu.cn
招生咨询热线:0791-88126666 传真:0791-88126772 电子邮件:zjb@ni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8-2010 南昌工程学院招生就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