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始建于1986年,经过30余年的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院风。学院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拥有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应急管理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700余人。201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学校遴选为一流学科建设之“优势学科”,2022年获批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建设点,同时也是学校特批的“瑶湖学者”设岗学科和国家级领军人才重点引进学科。学院还设有江西省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江西省科协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水资源水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3个省级科研平台。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广泛开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工作,形成严谨、活泼的良好氛围。市场营销专业获江西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是江西省特色专业、市场营销教学团队是江西省级教学团队。近年来,获批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等5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12门。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下设物流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创新与创业模拟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可充分满足学院各类学生的实验教学需要。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含研究员1人)、副教授26人、博士46人(含2人在读),拥有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省级人才16人次。
所获荣誉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5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系统收录、CSSCI、CSCD等高水平期刊论文12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其中省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厅级以上党政机关及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纳20余项。
近年来,学院学生获“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省级以上竞赛奖110余项,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中荣获金奖。
就业升学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质量视为学院和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多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90%以上,位列全校前茅。优质就业单位有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企业。
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也逐年增加,多名学生被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
专业介绍
1、应急管理 (物理类可报 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设水安全与灾害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富有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伦理和行为规范,崇尚守法、创新、奉献等精神;具备扎实的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决策、应急处置与救援知识和相关技能,具有完善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好的身心素质,能适应在水安全与灾害应急管理、国民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域,从事应急管理方面监控与监测、决策与指挥、预防与处置等工作的应急管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灾害学原理、应急管理学、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学、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监测与管理、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安全生产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应急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等教育部门、咨询与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部门从事应急管理、研究、咨询及教育培训的工作。
2、供应链管理 (历史类物理类兼招 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设工程供应链和数智供应链两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富有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供应链系统建模、数据分析、运营管控等核心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供应链管理问题,利用供应链数智化技术进行定量化分析和智能化决策,毕业后可到供应链企业、新兴制造业企业、高端服务业企业,水利电力、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能够从事供应链规划、供应链大数据分析、供应链金融、采购管理、跨境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智慧供应链管理基础、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战略与风险管理、供应链库存控制与优化、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系统规划与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智能仓储、供应链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大型国有工程企业和电力企业、物流企业及流通型企业从事工程项目与物资管理,或在制造服务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零售业等从事供应链模式架构设计、供应链运营、供应链风险评估与控制等相关工作。
3、市场营销(历史类物理类兼招 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设数字营销和工程营销两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和水利电力工程行业发展,具备数字营销和工程营销理念,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方法及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新型营销技术,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沟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机关,从事市场研究、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品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营销人才。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品牌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营销、商务谈判、工程项目招投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客户关系管理、品牌推广、市场研究和策划、全渠道运营、销售管理等相关工作;或面向各类水利电力企业、建筑工程企业从事商务谈判、工程项目营销、工程项目招投标、项目策划等相关工作。
4、人力资源管理 (历史类物理类兼招 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设工程人力资源和劳动仲裁人力资源两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学校水利电力工程特色,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精神、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咨询机构等从事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核心课程:数字经济与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才测评与招聘、财务管理、管理统计学。
就业方向:主要在央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国有或民营、中外合资企业、科研机构及咨询机构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部门管理、企业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工作。
5、农林经济管理 (历史类物理类兼招 四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设农业水利经营管理和数字乡村两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有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和数字化管理理念,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合作精神、国际视野、身心素质、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和农林科学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分析方法,能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农业水利、数字乡村、农林产业等相关领域管理实践问题,适应国家乡村振兴和数字化发展战略需要,从事经营管理、政策研究、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农林人才。
核心课程:农业经济学、数字乡村概论、农林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农产品营销学、农林政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就业方向:主要在涉及“三农”、农林水利、自然资源及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金融机构、教学科研单位等,承担农业水利经营、数字化农业管理、乡村治理、资源规划等领域的服务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