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理学院设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应用统计、大学物理、应用化学等5个教研室,承担全校数、理、化等基础课教学科研任务;开设应用统计学、香精香料技术与工程、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3个本科专业,建有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统计学”、“光学工程”两个学科为校级“十四五”一流学科,拥有“应用统计”和“光电信息工程”“储能技术”三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学院拥有一个南昌市科研平台---光电转换与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拥有三个校级科研平台---金溪区域综合检测检验中心、光电材料与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数学与先进计算重点实验室,其中金溪区域综合检测检验中心获国家计量认证(CMA)授权;拥有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室、应用统计与数据科学实验室等功能齐全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其中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既是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也是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和江西省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教学基地。
师资力量
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现有一支学科领域广泛、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具有教授职称教师5人、副教授职称教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0.7%。省“双千计划”人选1人,省金牌青年教师1人,省“赣鄱俊才”1人,“优青”1人,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人,“瑶湖杰青”3人,硕士生导师18人。
01 应用统计学师资简介
应用统计学专业从2017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300余人。统计学科为“十四五”校一流学科,2020年成功申请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授权点,形成从本科到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专职教师共16人,实验教师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50%;具有江西省“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1人,“瑶湖杰青”特聘岗教师2人,课程思政校“教学名师”1人。
应用统计学教研室主任和专业负责人介绍
张毓华,应用统计学教研室主任、学科负责人,江西赣州人,1984年3月生,计算数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与资产定价、能源价格预测与评估。担任中国现场统计学会大数据统计分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校企教材《Python金融数据分析》并获得学校立项。近三年来,指导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奖5项,省级奖项10余项,指导在读硕士生多名。
王和平,应用统计学专业负责人,安徽合肥人,1980年6月生,理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工业统计中水电能源领域的复杂数据分析与预测评估,以及GDP、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旅游经济等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统计预测以及预测理论与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地区项目1项,江西省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学基金1项,校级教改课题等纵向课题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近三年来,指导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指导在读硕士生5名。
02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师资简介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在2023年批准新增并招生的专业,现有在校学生79人。专业日常教学与人才培养主要由应用化学教研室负责。专业已与广东馨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华晨香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奖学金、实习实训、就业服务、科学研究等。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及相当职称的教师8人,获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人才称号1人。专业立足高质量发展战略,以OBE理念为指导,旨在为国内培养香料香精行业的专门高级人才。
应用化学教研室主任和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负责人介绍
曹锰,应用化学教研室主任,湖北公安人,1984年7月生,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香料香精绿色合成、新能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测试。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近五年来,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项,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
柳阳,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负责人,江西樟树人,1988年8月生,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工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香料精深加工与利用、有机方法学。主持完成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地区项目1项、省部级及其它项目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近五年来,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项,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03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师资简介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是教育部于2024年批准新增并招生的专业,2025年拟招生40人。专业依托校一流学科“光学工程”和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大学物理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演示与探索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光电转换与储能材料南昌市重点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平台。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有企业、行业兼职教师1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
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和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负责人介绍
李未,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学科负责人,江西崇仁人,1979年6月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表面分子自组装与反应、二维光电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11名。
胡军平,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负责人,江西新余人,1985年2月生,北京理工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物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相关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多项国家基金,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指导研究生8人。
所获荣誉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和被SSCI、SCI、EI、ISTP、CSSCI收录的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6部,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1项,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1人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人获“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主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才培养--青年人才(产学研类)”。近年来理学院教师教学成果显著,荣获省级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江西省级金牌教师1人。学院每年负责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三年来获国家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8项,省级奖励近130项。
就业升学
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位居学校前列,主要就业单位有: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景旺精密电路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分行、格力电器(赣州)有限公司、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樟树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考研录取率稳中有升,2024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24.69%,升学高校主要集中在:云南大学、湘潭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专业介绍
1、应用统计学专业(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设置水电能源统计、金融统计与数据科学两个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统计学和数据科学基础,获得常用统计方法的基本训练,系统地掌握应用统计学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在高校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科技企业、工业工程、医药、生态环境、金融机构等相关行业数字化需求的应用型高级统计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数理统计、统计计算与应用软件、抽样调查、应用回归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等
就业方向:求职网CareerCast.com依“收入、展望、环境因素、压力和体力要求”等条件,列出2024年度最佳工作排行榜,数据科学家和统计人员分别排名第一、第三。毕业生主要面向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医药、水利、电力、能源等领域从事数字化、统计分析和运营管理等工作。
2、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设置天然香料的分离与分析、香料的合成与深加工两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区域经济,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扎实的香料香精理论基础知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应用型复合高级人才。毕业生能胜任香料香精的制备、分离、检测、鉴定、研发、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工作。
核心课程:香精调配和应用、食用香料化学、日用香料化学、天然香料工艺学、合成香料工艺学、香料分离与分析、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政府机关、海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及机构等单位、部门。从事香料香精、烟酒、食品、日化、医药行业的专业技术、行政管理、研发、检验检测、生产管理、技术改造和销售等相关工作。
3、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物理+化学可报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设置新型光电信息材料的制备,智能光电信息器件的设计两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光电信息产业发展和江西地区光电产业布局,着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养和创新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制备、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结构性能分析等基本方法和规律,具备开展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基础理论研究、材料与器件设计制造、器件性能优化、新材料与新工艺开发和应用等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及相关领域从事科技研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光电信息技术导论、光电器件设计与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材料科学基础、光电信息材料与制备技术、材料测试与分析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造、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电子电气工程的应用、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或在新型光电材料的开发、太阳能电池及光伏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以及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基础研究等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