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 公办本科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院校
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办学性质:中央与地方共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以工学为主,文学、经济学、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高校。
历史沿革: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本科),历经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电力部直属)、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水利部直属)等阶段,2004年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8年实现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
办学条件: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余平方米,拥有各类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7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186万册。学校环境优美,学习生活条件良好,教室、图书馆均配备空调,学生宿舍为四人间,有独立卫生间、空调和热水器。
办学规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8000人。
办学特色:学校坚持“围绕水科学,打造应用型”的特色办学理念,科学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管理体制,推行分层分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正逐渐发展为“水利特色鲜明、省内有优势、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91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294人,占3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37人,占82.72%。拥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二级教授8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选5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3人、教学名师6人。
教学科研: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工程研究中心2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软科学研究基地、高校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各1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各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教学团队5个。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16项,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22项。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获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各类省级科研项目679项。
专业建设:学校开设本科专业5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
素质教育:学校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在“挑战杯”竞赛、水利创新大赛、机械创新大赛、智能车大赛、力学竞赛等国家级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特别是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江西省仅两项)。当前,有23支团队(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百余人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校依托轮滑社团、动漫社团、街舞社团、文学社团等142个学生社团,满足学生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学生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居江西省高校前列,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和先进集体。根据人工智能公司iPIN.com发布的《2015年iPIN.com中国大学薪酬排行榜》前200位大学中,我校位居全国第165位,江西省第7位。
招生热线:0791-88126666 传真:0791-88126772
学校网址:http://www.nit.edu.cn
电子邮箱:zjb@nit.edu.cn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 邮政编码:330099
欢迎莘莘学子填报我校!
|